法兰克福书展开幕
100多个国家的7300名展商齐集法兰克福书展。10月10日-14日,这里预计将迎来约30万名参观者。尽管数字时代的大潮汹涌而来,法兰克福书展仍是世界最大规模的书业展览会。在许多观察家看来,书展早已成为多媒体展,是一场文化盛事--印刷书籍仍占据中心位置,尽管面临许多新的竞争。
出版业境况不佳,去年德国图书市场销售额不到100亿欧元,七年来首次出现小幅下降。传统的书店仍是主要的销售途径,但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在网上购书。许多出版社面临生存的压力。一方面是电子书的竞争,另一方面,越来越多的作者自己在互联网上发表作品(自我出版)。
毫无疑问,图书行业面临转折点;何去何从,业界意见不一。可以确定的是,德国的书店数量会减少。Amazon和其它网络书商会继续壮大。百货大楼里的图书专柜将成为历史。各种形式的电子书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。
与美国不同,那里的电子书和自我出版已达到相当高的销售额,去年电子书的销售额已超过硬皮书,德国的图书市场仍十分传统。有业界人士建议,德国的各家书店可以在网上同时开网点,从而开辟新的生机。而关键在于,图书的专业化。不久前,德国书业协会举办了一场创意大赛,获奖的项目是,将图书与其它媒体如Facebook、电影、电子游戏结合起来。多媒体对图书行业日益重要。
美国图书业的今天,是否就是德国图书业的明天?这还须观望。目前,电子书在德国图书市场上的份额还仅为1-2%。近年来涌向市场的电子书阅读器尚未带来德国人阅读习惯的革命。许多专家认为,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冲击下,电子书阅读器如Amazon或者索尼已经前日无多。
与数字化冲击相关的是,印刷图书与相应电子书的定价关系问题,版权问题等等。目前,德国的新出版物数量还在增加。去年新出82000本新书。但是这似乎已经达到峰值。甚至连家具连锁店宜家都已宣布,出售的书架尺寸将减小。这是否预示着未来?
今年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是新西兰,这一大洋洲国家的约70名作者将到访。书展的高潮是德国书业和平奖颁奖典礼。在法兰克福保罗教堂,流亡德国的中国作家廖亦武将领取这一高声望的德国文化奖项。